多姿多彩夕阳红 |
天津市滨海新区军休所的军休干部退而不休、心系人民,继续发挥余热,投身社会公益活动,为社会、为人民办实事、献爱心,数十年如一日,在当地传为美谈。这些老同志虽已离开工作岗位,但是继续为党、为人民作贡献的精神丝毫未减。“退休不褪色,永远为党发光发热”成为军休干部的共同心声。他们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镜头一:捐资助学送温暖
滨海新区军休所地处渤海之滨,自建所以来一直与驻地街道、社区等相关部门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得知当地有些家庭因经济原因,上学的子女交学费遇到困难时,军休所及时开展捐资助学活动,保障了学生们按时入校正常学习。军休所还在寒暑假期间,组织开展学生座谈会和家访等活动,从政治上、生活上关心学生成长。捐资助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,还消除了学生家长的种种忧虑。军休所所长王维是位热心慈善、扶贫济困的有心人。他身体力行,率先垂范,不论工作多忙,都会把捐资助学工作落到实处,把党的温暖和军休干部们的关爱送到每个学生心里。现在军休所已有500多名军休干部,捐资助学活动也已形成制度和传统,大家年年积极捐款。10多年来,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9人次,这一善举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。
镜头二:醉心宣讲育后人
滨海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“军休干部宣讲团”自成立以来,在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庆生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,每名老同志都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。为了上好每一堂课,他们深入学习政治理论,结合形势,联系实际,认真备课,在机关、部队、社区、学校的讲台上,热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认真宣讲党的创新理论,讴歌新时代的辉煌成果,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。宣讲团成员唐洪鑫已经82岁高龄,从事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近50年,退休后仍身兼多职,先后被军队院校和我市、区所属单位聘为“五老”宣讲员。为了备好课、讲好课,他自费订阅多种书报刊,坚持学习阅读。围绕宣讲需要,他摘录、收集资料百余万字,撰写各类讲稿近百篇。20多年来,他先后为地方高校、中小学、街道、部队和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讲座近百场,受众累计达数万人次。唐洪鑫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使命,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,2022年被退役军人事务部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“先进军休干部”。
镜头三:幸福不忘家乡人
军休干部王遂章原籍河南,几十年来一直在部队工作。一天,他在同家乡朋友的通话中了解到,家乡王庄小学办学条件比较差,随即萌发了捐资助学的想法。他几经寻找联系上时任小学校长吴耀辉,向他表达了个人意愿。随后,王老用自己的3万元积蓄,为在校学生订购了230个书包,还为家乡的老人购置了50支拐杖,一并运往家乡。当家乡的老人、孩子向他表示感谢时,他深情地说:“这就算是我对咱村老人、孩子一点小小的敬意吧,预祝老人们健康长寿,学生们好好学习、天天向上,将来报效祖国,建设家乡。”书包虽小,拐杖虽轻,却深藏军休干部的人间大爱。
镜头四: 义务理发献爱心
军休所里有一个早在2015年就成立的义务理发组,这个由7名军休干部组成的义务理发组平均年龄超过70岁。每周三上午,他们都在军休活动站,雷打不动地为军休干部提供理发服务。行走不便的老同志打个电话,他们还会登门服务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常走上社会,定期开展为群众义务理发活动,截至目前已坚持七年。七年来,他们累计为军休干部和地方群众义务理发2680余人次。他们心系人民、服务社会的行动,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。
军休干部们的心是火热的。他们在部队工作了几十年,退休后还在不停地忙碌着,图什么?为什么?同志们异口同声地说,图的是国家兴旺,为的是人民幸福。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,但他们的心却紧紧地与党贴在一起,他们的情也时时同人民群众连在一起。回报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,发挥余生的光和热是每个军休干部的应尽义务,大家都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加油鼓劲、添砖加瓦。
在军休所这个大家庭里,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助的身影随处可见。他们中有自费购置摄影设备,热心为群众拍摄的“大忙人”吕世森;有人老心不老,经常帮助同志们排忧解难的“有心人”王彦生;有以军休活动站为家,为丰富军休干部业余生活,提供良好娱乐环境,被大家誉为“闲不住”的卢万庆……在这些可爱可敬的老同志身上,有数不清、讲不完的感人故事,他们不愧是“军休干部中最可爱的人”。他们像夜空中闪闪发光的群星,更像辽阔天际绚烂多姿的七彩晚霞。
作者:杨文泰
主办单位:天津市滨海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
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
咨询电话:022-65306241
网站标识码:120116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