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滨海新区】投身抗疫“战场” 冲锋防控一线——驰援津南 新区退役军人在行动 |
茶淀街道
1月15日,区委征召全区民兵驰援津南防疫,茶淀街退役军人联络员肖宏、王东华,茶西村退伍军人冯昕、徐建涛,后沽村退役军人李光、李津,留庄村退役军人崔守柱主动请缨驰援津南疫区。
全街广大退役军人认真落实市委区委防控措施要求。穿上军装,保家卫国;脱下军装,奉献社会,听党话跟党走,舍小家,顾大家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役军人的本色和担当。
大沽街道
李延军是大沽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,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,2021年刚刚转业,12月底被分配到大沽街道工作。今年1月14日,正在工作的李延军得知新区正组织志愿者支援津南抗疫,当即决定参加支援队。他马上和爱人商量,表达了自己想去抗疫一线的想法。“你放心去,家里我来照顾,不用担心,在工作中要做好防护,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!”妻子的话让他放下牵挂,更加安心地奔赴战“疫”一线。
“我在部队工作16年,组织培养我,我又是一名党员,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。”李延军表示。14日抵达津南的当天晚上,志愿者们就开始装卸、分发抗疫物资,大家干得热火朝天,直到凌晨才结束。15日早上4时30分,大家闻令而动,迅速起床、洗漱、登车赶往抗疫工作点位,学习自我防护知识、核酸检测流程、注意事项等,上午8点多,大家穿戴好防护装备,和医生一起到小区里给居民筛查。
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但实际接触后才发现这项工作责任的重大。“现场,医务人员认真教授如何做好个人防护,怎样穿防护服,这些工作看似不起眼,但关系到大家的安全,需要更加细致严谨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”李延军对记者说。采样开始后,志愿者们扫码登记、核酸采样和物理消杀,大家争分夺秒、一丝不苟地向前推进,连续几个小时,没有喝一口水,也没有人叫苦叫累。中午简单吃口饭,休息一会儿,下午又披挂上阵,继续投入工作,圆满完成首次核酸检测任务。
正当大家晚上准备吃饭时,又接到通知,“晚上有紧急任务,大家利用五分钟时间吃饭,完成任务后再回去休息”。就这样,大家又投入到抗疫工作中。支援队队员来自新区不同单位,以前不曾相识,但因同心战“疫”这个目标走到一起。工作中,大家团结配合,互相关心,相互鼓励,虽然天气寒冷,但志愿者们的心里却是温暖的。“当我们换防护服时,大家穿好后,我们都是相互检查,看看哪里存在漏洞。因为这关系着个人安全,更是关系整个团队的安全。在吃饭时,大家也互相关心照顾,就像家人一样。”李延军告诉记者,今年的结婚纪念日虽然没和妻子一起过,但却是非同寻常,意义更加特别,将会是他从医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。等抗疫结束后回到家里,他要为妻子补过一个结婚纪念日,亲自下厨为她做一顿大餐。
新城镇
新城镇各科室、各社区、各预备役民兵应急排志愿者队伍紧急驰援津南区抗疫一线,截至16日,共3批次18人逆向而行,迅速行动,积极奋战在抗疫一线。他们中有一半是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工作者。
作为退役军人,虽然未来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,但是他们发挥着“国有召、召必回”的军人本色,发扬模范带头作用,关键时刻冲在前。相信我们众志成城、同心协力,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,等到英雄们凯旋。
杭州道街
1月15日下午,杭州道街在接到通知明天去津南区进行支援的紧急电话后,积极响应上级号召,一声令下,绝不犹豫。广大退役军人踊跃报名,没有一个人退缩。共先后派出三批人员奔赴津南,其中退役军人公益岗共12人,街办事处军转干部及辖区退役军人、民兵共4人,他们义无反顾,向着疫情的最前沿“逆行”,彰显了街道众志成城、不畏艰难、敢打必胜的抗疫精神。
16号一大早,第三批出发人员集结在新区政府誓师,大家满怀信心,一定发扬连续作战精神,把杭州道街好的工作作风、工作经验带到津南,用实际行动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。虽然条件艰苦,虽然天气寒冷,但这些退役军人充分发挥着军人特有的精神,运送物资、现场疏导、后勤保障,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众志成城,共渡难关,坚决战胜疫情。
主办单位:天津市滨海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
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
咨询电话:022-65306241
网站标识码:1201160001